撰稿记者 宋宇晟
龚琳娜的《爱·五行》新艺术音乐会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举行。近日,记者独家专访了歌唱家龚琳娜和她的丈夫、作曲家老锣。采访中,两人谈到了他们对中国音乐、“神曲”的看法,也讲述了他们创作的经历。
展示“多元的风格”
在这场音乐会中,龚琳娜以“爱”为主题,又以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将不同风格的曲目划分为五部分。龚琳娜曾表示,她会用音乐的方式,把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种不同能量场展现出来。
事实也如此,音乐会中,既有被称为“神曲”的《忐忑》,也有《小河淌水》那样颇为“小清新”的歌曲,甚至龚琳娜还请到嘉宾演唱了一首昆曲。
6年前,龚琳娜因在湖南卫视跨年晚会上演唱《忐忑》一炮而红。歌曲中“嗯,啊,唉,哟……”等不知所云的歌词,配上演唱者丰富的表情,也为龚琳娜贴上了“神曲”的标签。如今,龚琳娜更想展示给观者的是自己“多元的风格”。
龚琳娜说,将风格不同的曲目放入一场音乐会中,就是想展现自己不同的风格。“大家经常看到的《忐忑》,只是代表‘火’的一面。很多人就认为,我只是那样的。那我就想做一场这样的音乐会,把这种多元的风格展现出来。最主要的是我认为音乐是传递爱的能量的,通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不同的爱,让观众感觉到音乐的多元,打开观众的心门。”
“神曲”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关
近年来,龚琳娜和老锣正试图将音乐做成“艺术”。而即使是那些被观众视为“神曲”的作品,在他们眼中,也是艺术上的尝试。
事实上,这些歌曲从来不缺少争议。从《忐忑》到《法海你不懂爱》再到《金箍棒》,每首歌都引起不小的争论。以《法海你不懂爱》为例,歌唱家廖昌永认为这是一种“探索”,但同时也有网友质疑该曲“毁三观”。
在老锣看来,不论是《忐忑》还是《金箍棒》,这些歌曲中“很多元素都是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系的”。
“在《忐忑》中,龚琳娜的发声方法和表演,都是跟戏曲艺术有关系的。像《金箍棒》,也有人说,一个女的怎么会这样化妆。但六小龄童认为这里面全部都是和《西游记》文化有关系,这首歌甚至会代表孙悟空那种丰富的性格。对我来说,这种认可最重要。”老锣说。
德国人如何为中国古诗词谱曲
龚琳娜演唱的“神曲”大多出自老锣之手。同时,老锣也在为中国古诗词谱曲。去年,他就曾以屈原的《九歌》为基础创作出大型清唱剧《中华安魂曲》。
作为一个德国人,为中国古诗词谱曲殊为不易。
“首先是看这些古诗词。”老锣坦言,自己第一遍看的时候感觉就是“天哪,什么也不懂”。“然后一个一个词的翻译,(之后)还要看艺术性的翻译,再回来看古文。如果说是李白的(作品),也会了解和李白有关的历史。对我来说,最重要的是心里要体会。”
老锣说,自己是用音乐“把古诗词的意境和心里的共鸣,翻译成当代语言”。
而对于老锣的创作,龚琳娜是从来不插手,也不帮忙的。她告诉记者,老锣创作时会“一遍一遍地吟、一遍一遍地念”这些古诗词。
谈及自己为什么对中国传统音乐、传统文化如此感兴趣,老锣表示,其实最初只是因为好奇。“因为我不懂,我不知道怎么形成的中国音乐。”
他还说,中国是那么庞大的国家,有那么丰富的文化,中国音乐不会是没有内容的。“所以我觉得这(研究中国音乐)是个有意思的事情,可以重新开辟一条路。”
而如果从他到上海学习中国音乐算起,老锣在自己“开辟”的这条路上已经走了23年。
希望为中国声乐技巧总结方法
当然,这条路上也有龚琳娜的身影,她甚至比老锣走的更远。
曾有媒体报道,龚琳娜怀胎第二个孩子五月的时候还独自坐火车去了陕北腹地。寒冬腊月,她到老乡的炕头上听人家唱歌。龚琳娜也说:“到现在为止,我都一直是自己去采风、学习。”
2010年,龚琳娜发起了“声音行动”音乐教育项目。她称,自己当时把很多志同道合的人联系在一起,希望“研究我们(中国)的唱法”。“但是后来我发现很多人不会真的坚持,而我一直走在最前面。到目前为止,这件事情还是凭我一己之力在做。”
龚琳娜希望,自己所做的这些研究最终能成为一份“中国声乐技巧集成”。她说:“我一直坚信我们传统的声音是宝贵的。(因此)不只我唱,我还要把方法总结出来。”
她告诉记者,研究中国声乐技巧的规律性,是为了“再普及”。“让所有人都可以唱,让大家了解其精髓,爱上它,然后年轻人就又可以创新。就不是只有我们走在这条路上。就会让更多的人一起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努力,那我觉得还是很有希望。”